亳州、苏州、淮北等市发布预警
继11月13日皖北六市出现污染后,11月20日污染再次来袭。截至21日下午,亳州、苏州、淮北3市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 21日中午12点,168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淮北市以AQI指数182排名第一,空气质量最差,苏州排名第三。根据近12小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皖北地区自20日夜间以来遭遇污染天气,且自北向南加重。 21日上午10时,亳州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47,苏州市AQI指数为203。上午11时,淮北市AQI指数达到最高203,中午12时开始回落至1。 82.在当时空气质量排名的168个城市中,淮北市此前以AQI指数182排名第一。ty最差,苏州排名第三。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淮北市会商判断,11月21日至24日,受高湿、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按照《气象条件发布橙色预警要求》,本市将经历一次PM2.5污染过程,污染等级达到中重度污染级别。经批准,决定于11月21日零时起启动二级橙色预警。继淮北之后,11月21日上午,淮北市将启动二级橙色预警。 21日,亳州市、苏州市也发布重污染时段橙色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根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预测,受恶劣气象条件影响,短途污染运输过程中汽车受到影响。受西北风气流的影响,皖北城市污染不断累积,空气质量将达到轻度中度污染、短期重度污染。其中,22日,由于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淮河以北空气质量为中度至重度污染,江淮之间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至污染。 23日至24日,受强冷风和大风影响,淮河以北至建淮地区空气质量污染程度较轻。生态环境部门建议,空气污染期间,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敏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暂时停止户外活动;提高道路机械养护率,减少人工清扫;根据重度污染和能见度情况酌情设置附近的高速公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