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2025安徽省“并购重组大讲堂”活动在安庆举行,不断提高政府部门推动和服务并购重组的能力,增强并购重组意识和运作能力,为高效并购重组打下坚实基础。这是自今年7月启动“并购讲堂江淮行”系列培训活动以来,安徽举办的第11场活动。课堂理念逐步转化为市场实践。一场与安庆相关的并购重组正在进行中——合肥市国有上市企业国风新材料拟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位于安庆市太湖县的科技金章。国风新材控股股东合肥工业投资集团在国内知名是合肥“创投之城”美誉的重要功臣。近日,集团董事长蒋欣参加了李强总理主办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企业的成长通常依靠两种模式:一种是依靠内部积累的逐步发展,另一种是通过并购进行外部扩张。内部积累稳定但进展缓慢。并购重组作为企业资本运作的高级模式,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往往是企业快速扩张、获取关键资源的重要路径。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表示:“没有哪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方式的合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家大公司主要是通过内部扩张来成长的。”从国内实践来看CE,很多知名企业的崛起也离不开并购重组。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向好,并购重组成为“更新换代”的关键渠道,持续推动企业价值融合和行业优化,进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课堂到市场,从政策到实践,高度重视兼并重组的安徽也打出了政策制定、机制建设、生态培育的“组合拳”。政策“热风”常刮,围绕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布局在安徽不断展开。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创业之都”合肥为何抢滩县城,将目光投向位于大别山的商业层面? 12月收购计划仍在进行中去年,国风新材(000859.SZ)在公告中宣布拟收购金章科技。据国风新材发布的报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款项的方式购买金章科技58.33%的股份,交易金额为69,993.56万元。目前,这项近7亿元的收购计划仍在进行中。 10月30日晚,国风新材最新三季度财报称,由于此前交易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信息已过期,公司正在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推进审计延期和申请文件更新。国丰新材为何收购金章技术?这得从双方的业务布局说起。目前,功能膜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好奇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广阔的空间。国风新材料业务主要专注于功能薄膜材料、新型光电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等行业,金章科技则主要从事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功能涂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产业链上下游,国风新材与金章科技的“联手合作”,将在产品、客户、供应、产业布局等方面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例如,国丰新材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可用于芯片封装领域,作为金章科技防护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材(原材料)。报道透露,目前,国丰新材产品已发往下游客户通过金章科技进行产品样品认证。一旦认证通过,即可与国丰新材在产品方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有利于国丰新材产品成功引入终端客户。并购交易完成后,国丰新材与金章科技将进一步实现产品协同,助力市场开拓。另一方面,金章科技作为三星、维信诺等公司的供应链公司,交易完成后可以利用客户自有资源,帮助国丰新材料与国丰新材料合作,为客户在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和新型显示领域提供支持或锐利发展。去年底,安徽发布《关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兼并重组加快产业整合。国风新材收购金章科技就体现了这一政策导向。通过并购,可以整合产业资源,推动新材料领域完整产业链的建设。 “新生产力质量代表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代表着产业创新的新方向。要攻克制高点,不仅要自主创新,还要通过并购重组。”深交所企业管理二部讲师黄耀表示,并购重组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更加注重产业合作,打造“1+12”效应。 “苹果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效率,并购重组是让资源从低效领域流向高效领域的“调节器”,通过并购扩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和话语权,还可以通过外部收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新的增长极。此外,长三角(安徽)资本市场研究院知名专家张放表示,并购可以整合现有各方重组资源,实现多标的、多市场、多圈层的综合发展,如国丰新材收购金章科技,将有助于国丰新材在新材料领域进一步创新升级,加速新产业布局。整合金章科技等子公司的采购、营销、客户等供应链资源,通过合作提升生产经营整体效率。财务数据也直接体现了并购的价值。报告显示,2024年,金章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6.5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219万元。若交易完成,国丰新材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增加,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将增加,每股收益将增加。对于被收购方来说,可以利用收购方的资金和资源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增长。 “有些企业家只是把并购当成‘卖公司’,进行情感上的抵制。事实上,并购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终结。”创业精神。 “他们有很多机会释放价值,为下一次创业积蓄力量。”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罗文山表示,这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非常关键。即使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价值,如何实现这些价值并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并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事实上,地方政府也是推动兼并重组的重要力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过地方并购重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平台企业可以为当地发展产业引入优质资产,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在罗文山看来,随着并购市场的发展,并购模式将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新趋势,高度契合现阶段地方政府的迫切需求和决策方式。经济、兼并重组是实现“存量优化+创新加法”的有效抓手。他认为,黄耀认为,并购可以快速引进新产业、新技术,优化区域结构。通过并购整合产业资源,形成连锁企业,增强地方产业现有资产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地方上市公司的质量。近年来,合肥市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持续布局。国风新材完成对金章科技的收购后,金章科技将填补国风新型显示产业功能性薄膜镀膜技术空白,与当地显示产业项目构建强大的产业协同,助力完善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链布局。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企业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常态化,上市公司不能只把并购重组当作一种金融工具,而应该将其纳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刘云红表示,只有将并购重组纳入发展战略的上市公司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并购重组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企业。 “宏观技术变革是并购的主因,产业整合升级是并购的外因,企业寻求突破是并购的内因,资本市场改革是并购的催化剂,资本市场改革是并购的催化剂。”“国内投资的支持是并购重组的助推器。”在安庆之行中,黄耀在解释并购重组逻辑时这样说道。去年国家出台新的“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以来,政策“热风”时常刮起,为企业并购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安徽来说,当前推动企业组建远化并购重组的收购重组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生产力、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必然举措。正如罗文山所说,与以往并购浪潮以资本为主不同,如今的并购浪潮以产业并购为主,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股权变更或资产整合,而是着力强化产业链和技术合规,通过多维度整合实现附加值,构建“1+12”协同效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并购重组是资本运作的工具,按照常规逻辑应该由政府财政部门主导。但在安徽,并购重组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组织推动。支持aof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也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业并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f 重点产业。例如,在金章科技与国丰新材并购合作的关键阶段,安庆市、太湖县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主动加强点对点监控服务,协调解决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并购事项顺利开展。今年上半年,安徽还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推动亲皖副兼并、工商联接管。此外,安徽还将举办“1+6+16”并购重组系列培训,包括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系列专题培训班、深圳资本市场学院高端培训班6期、16个城市“并购大讲堂江淮行”等,全年计划培训1万人次。从政策支持到市场驱动、并购重组“安徽部门”的化程度正在降低。今年上半年,安徽共发生并购交易125起,交易规模10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674%。下一步,安徽将积极精准服务企业并购需求,推动并购交易撮合,为培育新生产力提供全链条、多维度支撑。